梁德志移交近2万经费 班村历史志 明年出版
(巴生21日讯)班达马兰区州议员梁德志移交近2万令吉支票给马来亚大学,作为《班达马兰新村志》的研究经费,预料明年尾就能推出这本记载该村百年历史的刊物!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梁德志指出,他今年初与马大中国研究所高级讲师林德顺、马大历史系高级讲师陈妙恩博士、民间学着刘崇汉等人,签署合作协议。
他说,勘察工作目前已进入尾声,相信明年便可出版。
“由于勘察需要经费,因此特地下放近2万令吉的拨款,避免勘察工作中断。”
林德顺指出,明年尾会先推出中文版,记录1900年至2000年的班村百年历史,包含地理、人物、教育、社团、经济、宗教场所、食物及风俗习惯等。
他说,如果反应良好,则会考虑推出修订版马来文版本,或推出2000年后的班村近代史。
“我们从2017年,便开始研究班村历史,发表过4篇论文,直到今年初才与梁德志签署合作协议。”
他说,通过梁德志的协助,将使研究工作如虎添翼,尤其可进行官方核对,例如各路名的历史人物,或许可以在巴生市议会找到相关资料。
他感谢村长柯金胜、Jalan- jalan Klang(巴生历史户外学堂)创办人周鸿辉及老村民等协助,在收集资料方面更加便利。
他强调,通过历史研究,可让村民更知道本身居住环境的点点滴滴和历史,例如路名来源和历史人物,让大家知道是要纪念谁,非常有意义。


梁德志吁提供史料线索
梁德志呼吁大家提供有关班村的任何历史资料和线索,任何人若有相关文献记载、资料、口述印象,都可以联络柯金胜(012-290 1741)。
他说,民众也可通过Google表格,进行问卷回答,希望大家不要吝啬分享资讯,一起把历史留下来,让后代知道班村的由来。
刘崇汉指出,该研究需要大家的配合,例如华商公所、奥河等的历史依然缺乏,因为公会和河流对地方发展非常重要,也欢迎大家提供旧照片。
周鸿辉说,海外巴生人可通过网络,分享他们的历史资料。
“我们曾收到移民海外的巴生人,分享照片,我们也欢迎大家把资料传来Jalan- jalan Klang面子书,一起交流分享,通过网络力量把历史找回来。”
出席记者会的还有梁德志特别助理吴国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