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千盗老人孤儿院照片发帖 小心假筹款 失财又寒心
(吉隆坡27日讯)不法之徒利用社会人士善心,盗用老人院、孤儿院等名义和照片,通过社交媒体“募款”,牟取不义之财,骗财又骗“心”。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据《中国报》了解,近年来,有许多人自称是老人院、孤儿院、慈善团体、病患代表等,通过社交媒体“募款”,但有部分是属诈骗,骗取善心人士的捐款,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更是层出不穷。
自称是老人院或孤儿院单位或负责人,在帖文中表明因新冠肺炎疫情,善心人士停止捐款,以至该中心面对资金和物资不足,要求公众捐助,通常都是要求热心人士直接把款项汇入指定的银行户头。
有关单位也会在帖文中贴出负责人联络电话、老人院、孤儿院或病患等的照片、银行户头等资料,以取信于热心人士。
有一些不法组织或人士是利用公众的善心,进行诈骗的勾当,让一些热心人士误以为帖文中的老人院、孤儿院及病患等是属实,也把捐款汇入有关银行户头之中。
一些公众及热人士在没有查证的情况下,把捐款汇入有关银行户头之中,通常是介于数十令吉、数百至上千令吉不等。
由于这些捐款得来容易,所取得的捐款数额不少,愿意捐助的人数也相当多,也让一些不法组织或个人的食髓知味,常更换不同的名堂,向热心人士进行诈骗。
据了解,有些组织或人士是冒用一些老人院或孤儿院的名誉,或者是冒用老人院或孤儿院的照片去募款。
同心乐龄关怀中心的义工日前在社交媒体中发现一则筹款的帖文,发现帖文的照片中,其中两张是冒用该老人院的照片,对外筹款。
该义工否认该老人院对外筹款,并呼吁热心人士提警惕,不要陷入有心人士的陷阱之中。
本报也根据该筹款活动中的电话号码,联络其中的两位负责人,但没有人接听。
一些慈善团体也曾根据公开筹款活动的帖文,调查帖文中的地址,到了相关地点时,发现确实是有此老人院,但真正的“负责人”即是另有其人,相信该老人院已遭人冒名募款。

张来促善士提高警惕
同心乐龄关怀中心负责人张来促请善心人士提高警惕,不要受一些人或组织骗。
张来接受《中国报》记者电访时说,该中心没有对外公开筹款,也没有授权给任何人进行筹款活动。
他指出,在过去,也曾多次发生过有人冒用该中心老人院的照片,在网站或社交媒体进行筹款活动。
他说,该中心义工是于近日发现又有人在社交媒体中帖文进筹款活动时,所使用的照片中,其中的两张是来自该老人院的照片。
“这自称是福利之家的中心也公开叫公众捐款,但其中的两张照片是冒用我们老人院的照片,但我们并没有对外进行筹款活动。”
张来说,随着该筹款的帖文发布后,他们也接获许多公众的询问,他们也逐一做出冒认。
他说,他们中心总共收留80多位无依的老人,一般上是公众或团体到来老人院捐助物资的为多。
他指出,如果善心人士要捐助物资的话,可以直接来该老人院捐助。
“有一些善心人士确实是有心要捐助,但也希望这些人或组织不要利用公众的善心,去欺骗公众,虽然一些人士觉得即使被骗也只是数十令吉,但我们不希望有人滥用善心人士的善心,进行不劳而获的勾当。”

雷庆玲:直接捐款免被骗
马来西亚殡葬礼协会秘书雷庆玲说促请公众人士直接前往孤儿院或老人院进行捐款,或者是捐助物资,以免遭人诈骗。
雷庆玲接授电访时说,她们日前联合马来西亚婆罗州大使组织和菩提心公益慈善团体的会员要捐助物资和捐款时,也险些遇到冒名骗取捐款的问题。
她说,她们在疫情期间,也在WhatsApp群组中接获一些自称为慈善团体的讯息,表明她们在疫情期间,面对资金和物资短缺问题。
她指出,她曾联络其中一个自称为老人院的“负责人”,约了她见面,当她们几个组织的会员到有关老人院时,却无法联络到该“负责人”,该“负责人”也没有出现。
她说,当向老人院了解时,发现该老人院的负责人却是别人,而不是她们之前联络的那一位“负责人”。
“这老人院是真的,但相信是有人冒用这老人院进行募款,我们之后也捐了整千令吉给该老人院。”
她说,之后陆续接获不同的电话号码传来的短讯,老人院同名,地址和捐款银银行户头也一样,只是负责人和联络电话换了。
她指出,相信是有一个组织在冒用该老人院的名誉进行诈骗,希望热心人士把捐款汇入其指定的银行户头。
“如果公众要做善心、要捐款的话,最好查证要捐助单位,或直接到该老人院和孤儿院进行捐助活动,不要在看到要求捐助帖文后,直接把款项汇入对方银行户头,因为我们也不知这些所谓的负责人或银行户头是不是假的。”
